「你看我的肚子,我抽(脂)了。我的全臉也幾乎都補,額頭、法令紋、下巴......我覺得額頭變飽滿,臉型也比較順,」當《天下》記者實地探訪醫美診所,身穿制服的諮詢師小慧(化名),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活招牌,忙不迭地介紹;她還連忙翻出手機相簿,展示自己「進廠維修」前、後的變化。
跨入醫美業超過五年的小慧,更幫診所醫師大力美言,「我自己做過我知道,這個醫師不是很隨便,哪裡不順還會多做一些。有些醫師不是技術不好,是多做的地方要多收錢,或太少錢不想做。這個醫師不管大刀、小刀都會(做好)。」
根據2016年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統計,小島台灣,竟躋身全球整形大國,一年手術量逼近39萬件,排名全球第13名。走在台北的忠孝東路,每十步即碰上醫美診所的情況仍普遍,甚至一棟大樓內,就有超過5家醫美診所。
搶客廝殺戰,讓醫美診所各出奇招。裝潢亮麗已是基本,有些診所主打諮詢師的親身經歷,或派出「明星牌」,更推出限時促銷,刺激買氣,「我們的促銷是在過年前買,但能用到明年6月,」小慧說。
「醫美診所的行銷方式和營業方式,讓人易忽略風險,」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召集人黃鈺媖律師表示。這幾年,消基會經手的醫美糾紛多,從廣告誇大不實、浮濫促銷,到術後產生重大傷害都有。
數字會說話。以台北市為例,光是2016年,醫美相關的醫療糾紛已達124件,這佔全數案件近25%,高居各科之冠。
任何醫療手術都有風險,特別是醫美手術具兩大風險:美容手術風險,及麻醉風險。台大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說,「特別是麻醉風險,還可能比手術風險來得大。」因為麻醉過程,可能引發過敏、呼吸抑制或讓心跳停止,若處理不當,病人最終恐成為植物人,甚至死亡。
睡得著,但不一定醒得來,讓麻醉成為一門專業。「有麻醉醫師在,是不是一定不會出事?我們不敢講,但麻醉科醫師在,化險為夷的機會多,」中國附醫麻醉部主任陳坤堡解釋,從術前評估、監測到急救,都是他們的訓練。
但醫美手術的麻醉安全,往往受忽視。這次嘉仕美整形外科診所的港女死亡事件,是否因麻醉而起,警方仍在釐清,「但我們手上很多醫糾案例都是麻醉造成的,」黃鈺媖感嘆。
早在2011年,前監察委員程仁宏等就以長達27頁的調查報告,點出「麻醉醫護人力、品質、支付標準及專業訓練」問題,並指責當時的衛生署「未善盡職責」;報告也點名,醫美診所疑因麻醉不當,奪走民眾性命。
但獨立於健保之外,也不受醫院評鑑監督的自費醫美診所,亂象仍在。陳坤堡批評,「對於自費手術與麻醉品質,官員就把眼睛閉起來,沒有任何改善,這樣民眾的保障在哪?」
目前對醫美機構的管理,多只能透過每年一次的督導考核,或有民眾檢舉時,才出動稽查人力,「我們一個大隊僅五、六十人,光是食安就消耗很多人力了,只能盡量周全,」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何叔安語帶無奈。
這些限制讓台灣醫美診所仍有三大麻醉地雷,亟欲待解。
醫美診所為了打價格戰,從「麻醉」省起。
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曹賜斌說,「麻醉醫師比較貴,麻醉護理師只要一半以下的收費。」如抽脂、隆乳或額頭拉皮等手術,須動用全身麻醉時,光是兩小時,就得付給麻醉醫師1到2萬元。
這讓有些醫美診所寧可省成本,不聘麻醉科醫師,以「一人服務車」代替:由手術醫師兼作麻醉醫師,或在手術醫師指導下,由合格的「麻護」、「麻姊」(指麻醉護理師)輔助。
這並不違反「醫療法」,「但我自己不會這樣做,」待在醫學中心的戴浩志仍採取保守作法,從輕度鎮定到全身麻醉,都交給院內的麻醉科醫師處理。
不過,醫美診所的資源不比大醫院,頂多找「跑檯」、「跑碼頭」的麻醉科醫師兼任。但挑戰是,大醫院的麻醉業務大,也往往禁止醫師在外兼職,因此能合法支援的麻醉科醫師難尋。最終的結果就是犧牲民眾的安全:如麻醉科醫師得趕場,不見得能全程參與手術,甚至在手術時並未出現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部份醫美診所還向「錢」看,犧牲了專業判斷。
從10年前擔任「流浪麻醫」,支援醫院、醫美或牙科診所的范國棟表示,並非所有鎮靜麻醉,都要麻醉科醫師協助,但須經專業判斷。如綜合考量手術、麻醉的難易度,及民眾的身體狀況與團隊經歷。
「但有些醫美診所醫師,偶會在股東或老闆的要求下接案,這時為錢所趨或為勢所逼,就易跳離專業的風險評估。」他舉例,有些民眾可能並不適合麻醉手術,或該由麻醉科醫師監控的手術人力,卻省了下來,「不該讓老闆為了利潤轉嫁,影響病人安全。」
近來,醫美診所也常用「舒眠麻醉」、「睡眠麻醉」或「牛奶針」等平易近人的話術,降低民眾對麻醉風險的警戒心。
「如果你是容易緊張的人,我建議你用舒眠,拜託你稍微睡一下。我們做任何手術都是要把風險降到最低、最低、最低,可是你醒著,哪怕是提高一點點風險,那我建議你,不如睡吧,」當記者問及眼袋手術的進行方式時,小慧如此介紹,好似一點風險也沒有。
但這往往是爭議的來源。
一來,醫師應親自看診和諮詢,但由諮詢師或美容師解說,已不符合醫療常規程序。
二來,「若說舒眠麻醉沒有風險,是嚴重的欺騙行為,」陳坤堡說,「手術有大小,但麻醉沒大小 。任何看來簡單的麻醉,都可能讓人走上黃泉路。」 因為麻醉會影響民眾的心跳、血壓,甚至抑制呼吸;且舒眠麻醉多是從靜脈注射藥物,一旦醫護人員稍不留意,會帶來永久性傷害。
醫美診所應正確告知並因應「舒眠麻醉」的風險。
黃鈺媖就曾碰過一案例:民眾做了舒眠麻醉後,出現突發性休克,但診所沒有合適的急救人力和設備,最後其腦部受損,還要長期復健,「原來舒眠麻醉也會出事,我自己看了都覺得怕怕的,」她說。
有些醫美診所的儀器設備老舊、不足以因應鎮靜麻醉需求,也早成為另類風險。
范國棟就曾碰過醫美診所監測呼吸、血氧的儀器設備,已高齡二、三十歲,讓風險相對提高。
為求自保,他和其他「流浪麻醫」有時還得自掏腰包,添購基本配備和儀器跑江湖,「我告訴自己,我沒有大醫院的麻醉團隊做後盾,我只有自己,」范國棟說,「為了自己好,也為了名聲好,只好花錢買裝備。」
有些診所甚至連「保命」裝備也省了。范國棟舉例,提供全身麻醉的醫美診所,不見得具備電擊器急救設備,或沒有備齊急救藥物,甚至沒有建立緊急後送機制,這都置病人於危險之境。
政府曾試著解決上述問題,但成效有限。例如,2013年起,衛福部和醫策會聯手,推動「美容醫學品質認證」,但認證並沒有強制性,是醫療機構自願、自費提出申請。
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比喻,這就如同老師只管好學生、不管壞學生。
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該認證。當參考價值小、對業績影響也小,申請認證的機構就少,「當別人衝業績時,正派經營的醫美單位反而綁手綁腳,」朱顯光說。
這讓目前全台只有26家醫美機構獲得認證,且多是醫院,僅四家是醫美診所。
「政府很消極,」朱顯光批評,「醫院定期有醫院評鑑,這部份我們比較放心。爭議的重點在醫美診所,政府竟然放任他們做全麻、手術,」往往在醫美糾紛爆發後,手術安全才獲得短暫關注,「政府對很像是打地鼠,突然爆發了,才打下去。」
朱顯光建議,政府該回到制度面改善,特別是麻醉安全,得積極因應。
醫界間也該合作。從麻醉端到診所端,都應提升團隊的急救應變能力,甚至可透過麻醉醫學會的培訓、人力調度,共同解決問題,「彼此不再相互咎責,」范國棟說。
這場醫美的麻醉風暴,需要政府、醫界和民眾的動員才能平息;也讓愛美,不再礙命。(責任編輯:王珉瑄)
文章連結網址:過年打算「修修臉」?連醫生都怕的三大地雷